1、九九重阳,最早见于《易经》,《易经》把九列为阳数。
2、农历九月初九日,两阳相重,故名重阳节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3、屈原曾写过“集重阳入帝宫兮”的诗句,说明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已形成风俗。
4、 重阳节登高则有一个有趣的传说。
5、据南朝梁代·吴均著《续齐谐记》载:东汉时,汝南、汝河一带瘟魔为害,疫病流行。
6、有一个叫桓景的人,拜道长费长房为师,学消灾救人的法术。
7、一天,费长房告诉桓景说,九月初九日,瘟魔又要害人,你快回去搭救父老乡亲。
8、并告知九日离家登高,把茱萸装入红布袋,扎在胳膊上,喝菊花酒,即能战胜瘟魔。
9、桓景回家,遍告乡亲。
10、九月九日那天,汝河汹涌澎湃,云雾弥漫,瘟魔来到山前,但因菊花酒刺鼻,茱萸香刺心,难以接近。
11、桓景挥剑斩瘟魔于山下。
12、傍晚,人们返回家园,见家中“鸡犬牛羊,一时暴死”,而人们因出门登高而免受灾殃。
13、自此,重阳登高避灾流传至今。
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,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。